|
往期回顾 |
---|
内容摘要 |
通吕运河上的“桥梁博物馆”通吕运河是南通的运河,位于南通崇川区、港闸区、通州区、海门市、启东市境内,也是崇川区和港闸区的分界线,通吕运河以南为崇川区,以北为港闸区。通吕运河对于南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估计的,但是由于运河两岸交通问题,港闸区和崇川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差异,于是出现了“宁要崇川一张床,不要港闸一间房”的尴尬局面。为了促进两岸的交流和发展,于是通吕运河上便开始架起了一座座的桥梁。 在这条运河中,位于运河西段的大型城市桥梁共有10座,它们自西向东依次是:滨江大桥、节制闸桥、城闸大桥、通宁大桥(原通吕运河一号桥)、北城大桥(俗称1.5号桥)、静海大桥(俗称1.75号桥)、崇川大桥(原通吕运河二号桥)、通京大桥(原通吕运河三号桥)、通富大桥(原通吕运河四号桥)和五号桥。它们的桥龄大多在10年之内,见证了南通城市交通的发展轨迹。本期《建·证》将一一展示他们的风采。 老四桥 在十年前,通吕运河上的桥梁寥寥无几,通宁大桥(原通吕运河一号桥)、崇川大桥(原通吕运河二号桥)、通京大桥(原通吕运河三号桥),加上作为节制闸桥,满打满算不过4座。 通宁大桥(原通吕运河一号桥)接通濠西路。2000年,原有通吕运河一号桥不堪重负,进行了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。新的一号桥长160米,宽30米,一举成为当时市区跨距长、交通流量的景观型桥梁,北接南通火车站,是宁通高速出入口;南接濠西路,直通市中心。 2001年5月,新桥建成通车,便利的交通条件,使桥南北两端的华东轻纺市场、建材市场、家具市场跻身华东地区极具影响的大型市场。濠西路也成为能展示南通名城风采的风光景观路。 节制闸大桥位于接通外环西路。崇川大桥(原通吕运河二号桥)接通南通主要的干道工农路。通京大桥(原通吕运河三号桥)接通通京大道。 新六桥 以一号桥的拓宽改造为契机,通吕运河上掀起了新一轮造桥热潮。当时,中交集团的两支劲旅——中交二公局和中交二航局,正在南通苏通大桥的江心工地携手攀登“世界桥梁珠穆朗玛峰”。他们又不约而同地由长江转战通吕运河。 他们首先在节制闸桥的两侧摆开阵势:在节制闸东侧,二公局率先完成了通城首座独塔斜拉桥城闸大桥的施工,摘取了中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的殊荣;在节制闸桥的西侧,二航局也迅速拿下了跨度更大的滨江大桥,实现了“为第二故乡雕塑标志性桥梁”的郑重承诺。 随后,这两支“中国造桥国家队”双双东进,在一号桥与二号桥中间打起了擂台。二航局首先拿下了俗称1.5号桥的北城大桥工程,二公局随后又啃下了俗称1.75号桥的静海大桥。 此后,在原三号桥的东侧,通富大桥(俗称四号桥)和五号桥又先后横空出世。这些桥梁使北翼新城成为南通城市建设的一片新的热土。 由西往东,滨江大桥、城闸大桥、北城大桥(俗称1.5号桥)、静海大桥(俗称1.75号桥)、通富大桥(俗称四号桥)和五号桥,这新的六桥由此诞生。 滨江大桥位于通吕运河的西边,是靠近长江的一座桥梁。城闸大桥为斜拉锁大桥,可以说是通吕运河上为壮观的一座大桥,城闸大桥接通了主城区的孩儿巷北路和港闸区的长平路。经城闸大桥到达港闸境内很快便可以看到著名的五水商圈,万达、保利、赛格这些大牌房企都聚集于此。北城大桥(俗称1.5号桥)接通北大街,由此便可以到达港闸北大街商圈,在桥上便可以看见华强城以及南通探险王国。静海大桥(俗称1.75号桥)接通濠东路,由此进入港闸区便可以看到帝奥北城名郡、御景澜庭等、港闸名校北城小学便在此处。通富大桥(俗称四号桥)接通通富北路。这里可以说是崇川、港闸和通州的交界处,从通富大桥往南前进便进入了南通东城区(观音山),远远地可以看见骏和棕榈湾的高楼。五号桥位于通富大桥东面,目前正在建设当中。 |